文明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兰坪检察】和永福:乡村振兴路上的“同心结”
发表时间: 2025-01-23   点击次数:

【兰坪检察】和永福:乡村振兴路上的“同心结”


“小伙子工作能力太强了,他5月份才下来的,我们需要的时候他都会在”····在石中坪村路口,目光随着百姓摇手指去的方向望去,看到那个挽着裤腿,奋力挖着雨后土路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石中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永福。

兰坪县检察院2024年第四季度检察之星


乡村振兴路上的同心结——和永福

和永福,男,199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就职于兰坪县营盘镇小桥村委会任大学生村官,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就职于中共兰坪县委组织部(事业编),于2023年6月2日通过云南省法检系统公务员招录考试进入兰坪县检察院,五级检察官助理,现任石中坪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踏实奋进护民生


“我们都农村里面出来的么”赤忱的笑容洋溢在和永福脸上,平易近人又谦逊礼貌的他边挽着裤腿边和我们说道,“也当了几年村官,感觉做群众工作就跟经营家庭一样,对我来说现在石中坪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了”。

那一抹阳光轻轻拂过他挂在额头的汗珠,衬着泡在水里的半截裤腿,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显得格外耀眼。一起干活的村民也抬起头冲他微微一笑,“小伙子是真好,我们有什么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这大雨下了那么多天,路也冲坏了,这家伙一听到路不通二话不说就拿着工具跑下来跟我们一起挖路”。说罢,大家又齐心协力挖着那条淹没半条腿的乡村水路。石中坪村平均海拔2671米,年平均气温19.66℃,年平均降水量1500.1毫米。我们看到的也只是那一次,而永福,是每一次,都去疏通那一条通往民心的路。

自2024年5月份任职至今,他结合自己村官工作经验,走村入户,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所需,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一步步、一户户走出了工作成效。就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发现带残年迈的老人轮椅已经陈旧破损,便第一时间找相关部门协调申请为其添置新轮椅,手把手教家属使用,坐在新轮椅上的老人家,眼含泪花的看着永福有道不尽的感激,这才是真的把工作开展到组,让服务上门到家。年中,在工作人员的热心协助下,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期间,现场为群众代缴养老金50余人,也真正地做到了办实事、破难题、解民忧。


他也时常为了村民的务工就业增收问题寝室难安,东家问问他家孩子有没有上学,西家听听他家小孩是不是进城打工。用心与村两委班子、工作队员共同努力,实现了石中坪村务工就业1050人,其中省外务工就业534人,安置公益性岗位194人。人均工资性收入11481.93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4.08%。

正是通过每半月分析研判会、每周工作列会,结合日常入户了解、村民申请、大走访大排查去发现,去倾听,用多种渠道能动查找问题、发现贫情、积极履职,做到动态管理及时、精准、公正、公开。同时根据“三类人员”具体的致贫风险制定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健康帮扶、教育帮扶、综合保障、兜底保障等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共消除了历史脱贫户25户97人,“三类人员”消除率为61.78%。全村适龄学生无一人因病、因返贫致贫失学辍学,巩固率为100%。2023年至2024年度,共有22名学生享受了“雨露计划”资助,共10.07万元。2024年全村1750人均已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且每年更新一次签约。脱贫人口、“三类人员”276户1147人已全部缴纳2024年度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为100%,其中患36种大病、4种慢病重点人员共9人(其中脱贫人口4人,“三类人员”5人),均已签约,每季度开展1次随访,并严格落实“一人一档一方案”管理要求实施救治工作。



生态为基护民生


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也会碰到“听不懂”“看不见”的老百姓,无形中也给永福的驻村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石中坪村下辖马汉一、马汉二、马甲一、马甲二、甲池、新农村、仁河、石中坪、牛耕地9个村民小组,共有常住人口419户1750人,主体民族为傈僳族、白族,但傈僳族人口占77.58%。而身为白族的他,几次三番在面对听不懂白族语或方言的群众面面相觑时,没有躲闪,更不会逃避,而是带着耐心、细心和懂民族语的同事积极沟通,确保群众工作做实、做细。



谈笑间,他说过“千万工程”学习推进需要人人参与,事事关心”,当即组织召开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10余场次,逐步构建起村干部、工作队、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2024年完成新建4间,公厕管护责任到人,确保干净整洁;完成户厕改造16间,厕所革命成效显著。充分运用全村的184个公益性岗位,对村内现有的9个垃圾池、7间垃圾房,实行全村大扫除和个人分片负责相结合的机制,每月1号、10号和20号组织全村护林员、保洁员对全村主干道和重点区域进行清扫和垃圾清运,同时建立保洁员、护林员对村组道路环境卫生分片负责制度,确保“村道天天有人扫、卫生时时抓”;严格落实“红黑榜”制度,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齐抓共管的基础上,由一名村委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定期对各村民小组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进行公示通报,促进整改提升。

走进村庄看见道路日渐干净、整洁的样子,他便和我们交谈起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和村道绿化建设的工作计划。2024年也已经通过积极协调挂联单位县检察院的帮扶,向村民发放清香木、红豆杉等树苗240株,建设路边花坛3个,共计100余米,同时以马汉一组和石中坪组为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后向全村推开。他也为了有力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争取石登乡党委政府的支持,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小组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全力推进甲池组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已完成前期项目勘探和土地协调工作。

产业为路护民生


随手抓起手边的几颗“白芸豆”,质朴温和地跟大家讲起了石中坪村的传统农业,好似一个很懂种植的专业人士在科普,“我们发展产业先得让老乡填饱肚子,因地制宜地选种,这白芸豆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都适合在我们村子里扎根”。就在2024年,也为甲池组、牛耕地组、马甲一组、马甲二组、马汉一组、马汉二组所有农户发放白芸豆种子,扩大白芸豆种植面积,340余户种植白芸豆800余亩,预计产量160吨。与此同时,他还协同村两委班子一起规范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拓展资产增值空间,村集体经济入股石登核桃油加工厂,每年分红收益金5万元。期间,他还积极与挂联单位取得联系,动员农户发展“小产业”,开展消费扶贫,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购买本村农户的核桃、鸡、漆油、洋芋、白芸豆、鸡蛋、猪肉、水果、山货、蜂蜜等农产品,消费帮扶金额达3.8万元,覆盖农户40余户,消费帮扶工作持续推进。“搞产业振兴当然还要做老百姓喜欢的项目咯”,永福清楚地知道,要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积极落实好、发展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该项目面积1100余亩,项目概算460余万元,主要覆盖新农村、仁河、石中坪、甲池、牛耕地5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达290余户,吸纳本地阶段性稳定务工20人,临时务工50余人次。


短短半年时间,他就像一枚牢牢拴住挂联单位与挂联百姓的同心结;他也像一枚牢牢拴住驻村干部与挂联村民的同心结;他更像一枚牢牢拴住石中坪村老百姓与乡村振兴的同心结。永福,正是精干的驻村第一书记,亦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同心结。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