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遍洒大地,法治的温暖浸润人心。为深入践行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宗旨,5月23日,怒江州人民检察院以“典亮生活 守护美好”为主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人民监督员等各界人士走进检察机关,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交流,搭建起民法典与百姓生活的“连心桥”。
一、走进“检察现场”:沉浸式感受司法温度
活动伊始,来宾们在检察干警的引导下参观了检察办案区。从案管部门规范有序的接待窗口到充满人文关怀的妇女儿童权益维护角,从守护司法公正、助力弱势群体权利救济的民事检察到校准行政审判与执行、规范约束行政权运行的行事检察,从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到公益诉讼检察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宁与稳定到刑事检察,无不彰显出检察工作既有法律的力度,更有为民的温度。
二、共赴“法典之约”:多维度解码民事检察
座谈会在暖场宣传片《牵手民法典,细“数”那些与你有关到“秘密”》中拉开帷幕。光影流转间,从胎儿权利保护到高空抛物追责,从婚姻家庭纠纷到网络消费维权,民法典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被一一勾勒。泸水市检察院民事检察优秀办案团队代表欧丽兰讲述了该团队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守护民生民利的法治担当。民事办案检察官杨涓为大家分享了一起当事人因一把楼梯反目成仇,历经八年纠纷,最终在检察官的努力双方重修于好的感人故事。州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罗星文通过一组组详实数据通报近五年民事检察工作:受理各类监督案件92件,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38件,开展支持起诉帮助弱势群体维权700余次,推动化解涉民生矛盾纠纷500余件……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检察机关以民法典为“尺”,丈量公平正义的生动实践。
三、共话“法治未来”:凝聚共识汇智前行
在交流环节,来宾们纷纷打开“话匣子”。人民监督员、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余艳梅感慨:“我在新城社区工作15年了,今天还是第一次走进检察院,原来检察院的民事检察工作与我们也息息相关,希望检察官能多来给居民讲讲‘民法典里的家长里短’。”律师代表邵恩勇建议:“进一步完善民事监督机制,加强多部门联动,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法官代表李红英则从加强司法协同角度提出:“在虚假诉讼监督、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等领域,建议与法院、公安、妇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平台。”现场气氛热烈,14条意见建议被一一记录,成为推动民事检察工作的“新坐标”。
活动尾声,州院负责民事部门的检察官石艳玉表示:“民法典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民事检察的价值在于守护。今天的开放日,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赶考’动员——我们将把大家的‘金点子’转化为‘硬举措’,让民法典真正成为百姓身边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